中国司法观察员

中司观察

英语阿拉伯语简体中文荷兰人法语德语印地语意大利语日文韩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希伯来语印尼语越南语泰国人土耳其语马来语

起诉中国公司需要多少钱?-CTD 101系列

12年2022月XNUMX日星期一
分类: 中国法律趋势
参与专家: 梦雨余萌
责任编辑: CJ观察员

在中国,法庭费用和律师费取决于您的索赔金额。 但有些费用是固定的,即贵国某些文件的公证和认证费用。

本篇 发表 最早发表于 乔全球,致力于提供 咨询服务 在中国相关的跨境贸易风险管理和债务催收方面。 我们将在下面解释债务催收在中国的运作方式。

您需要支付的总费用主要包括三项:中国法院费用、中国律师费以及您所在国家/地区的一些文件的公证和认证费用。

1. 中国法庭费用

如果您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您需要在提交时向法院支付律师费。

法庭费用取决于您的索赔。 费率按费率表确定,以人民币计价。

粗略地说,如果你索赔10,000美元,法庭费用是200美元; 如果您索赔 50,000 美元,则诉讼费用为 950 美元; 如果您索赔 100,000 美元,法庭费用为 1,600 美元。

具体而言,对于财产纠纷,中国法院根据纠纷的金额/价值收取诉讼费用。

在中国,法院以人民币累进​​计算。 其时间表如下:

(1)0元至10,000万元,50元;

(2)2.5万元至10,000万元的部分为100,000%;

(3)2万元至100,000万元的部分为200,000%;

(4)1.5万元至200,000万元的部分为500,000%;

(五)5万元以上1万元以下部分的500,000%;

(6)0.9万元至1万元的部分,按2%计算;

(7)0.8万元至2万元的部分按5%收取;

(8)0.7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10%计算;

(九)9万元以上0.6万元以下的,按10%的比例征收;

(10)20万元部分,0.5%。

如果您作为原告胜诉,诉讼费用将由败诉方承担; 法院在收到败诉方的费用后,将退还您之前支付的法院费用。

2.中国律师费

中国的诉讼律师一般不按小时收费。 与法院一样,他们根据您索赔的一定比例(通常为 8-15%)收取律师费。

但是,即使您胜诉,您的律师费也不会由败诉方承担。

换句话说,如果您要求中国法院命令对方承担您的律师费,法院一般不会作出有利于您的裁决。

话虽如此,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败诉方应承担法律费用。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违约方在诉讼或仲裁中支付对方律师费,并明确约定律师费的计算标准和范围的,法院很可能支持支付请求获胜方。 但是,此时,法院将要求胜诉方证明他们确实已经支付了费用。

顺便说一句,你很可能不会在北京或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而是在数百公里或数千公里外有许多工厂、机场或海港的城市。

这意味着聚集在北京和上海的精英律师可能无法为您提供更好的帮助。

借助熟悉当地法律法规的优势,当地律师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在是北京和上海的律师们力不从心。

因此,北京和上海的律师都不是理想的选择,你应该聘请当地的律师。

有关中国律师网络的更多信息,请阅读之前的帖子“起诉中国公司:谁能给我一个中国律师网?“。

3. 贵国部分文件的公证和认证费用

起诉时,您需要向中国法院提交相关文件,如您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诉状等。

这些文件需要在贵国公证,然后由中国驻贵国大使馆或领事馆认证。

具体而言,外国公司的主体资格文件和授权程序大部分是在中国境外形成的。 为了确认这些材料的真实性,中国法律要求材料的内容和形成过程必须由当地的外国公证人公证(“公证”步骤),然后由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以证明公证人的签名或印章是真实的(“认证”步骤)。

您在公证和认证上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取决于公证人和您所在的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

通常,它会花费您数百到数千美元。

 

 

* * *

您是否需要跨境贸易和追债方面的支持?

CJO Global的团队可以为您提供与中国相关的跨境贸易风险管理和催收服务,包括: 
(1) 贸易争端解决
(2) 讨债
(3) 判决和奖项收集
(4) 防伪与知识产权保护
(5) 公司验证和尽职调查
(6) 贸易合同起草和审查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服务,或者想分享您的故事,您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户经理李苏珊(susan.li@yuanddu.com)。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CJO Global,请点击 点击此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CJO Global的服务,请点击 点击此处.

如果您想阅读更多 CJO Global 的帖子,请点击 点击此处.

 

 

照片由 自由梁 on Unsplash

参与专家: 梦雨余萌

另存为PDF

你可能还喜欢

中国温州法院承认新加坡货币判决

2022年,中国浙江省温州一家地方法院裁定承认并执行新加坡国家法院作出的金钱判决,正如中国外交部最近发布的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典型案例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双林建筑私人有限公司诉潘(2022)浙03协外人第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