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观察员

中司观察

英语阿拉伯语简体中文荷兰人法语德语印地语意大利语日文韩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希伯来语印尼语越南语泰国人土耳其语马来语

中国法官如何与不懂中文的外国诉讼人打交道?

星期六,04可能是2019
分类: 行业洞见
责任编辑: 无锡吴希

 

不允许外国诉讼人在中国法院使用外语,但可以要求法院提供口译和/或翻译,以将其语言翻译成中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CPL),当中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应使用中国常用的语言和文字,但诉讼人可以要求自费翻译和/或翻译服务。 此外,如果口译和/或翻译与案件有利益冲突,则他/她应退出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诉讼人有权在诉讼中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 例如,由于朝鲜语在该地区不是朝鲜族的外语,而是朝鲜族群的通用语言,因此朝鲜人可以使用朝鲜语参加在朝鲜族朝鲜族人居住地区的诉讼。

“”人民司法”中国最高人民法院(SPC)的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涉外商事审判中的翻译问题” [1]的文章,中国法官处理的是中国人有限的外国诉讼人。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义乌市初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义乌法院”)的做法。 它由义乌法院的陈成建法官,孙建英法官和胡玲燕法官合着。 义乌 拥有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

截至2016年,义乌法院已处理了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诉讼人,他们可能会讲英语,韩语,阿拉伯语和俄语。 他们中的一些人说乌尔都语,波斯语甚至乌兹别克语。

义乌的法官有时会雇用翻译,他们会说诉讼人的母语。 但是,只要当事人能够说英语,英语翻译始终是第一选择。 一些法官在聘请合适的口译人员担任陪审员之前不会安排开庭,从而保证了外国诉讼人参加诉讼的权利。

中国法院尚未就聘用法院口译员制定具体规则。 在义乌法院,口译员是通过法院的有关部门或首席法官的介绍来获取的。 有时,外国诉讼人可能会自己寻求翻译,通常是亲戚或朋友。 由于这些人对法律的了解有限,因此他们的笔译和口译远不够准确。

义乌法院的翻译工作主要涉及书面文件,约占工作量的70%。 剩下的30%会提供口译服务,主要是在提供法律文件,法庭听证会和量刑等场合。

义乌法院聘用的笔译和/或口译员的案情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案件审理的翻译质量起伏不定。 大多数翻译人员会提供高质量的书面文档,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而口译质量通常很差,因为大多数口译人员不熟悉法律,无法当场提供准确的口译。

关于口译,在义乌大多数涉外商业案件中,口译人员发现很难逐句翻译。 更为普遍的做法是总结内容,然后翻译核心要点。 因此,口译员实际上重新处理了诉讼人和法官所说的话。 在某些情况下,诉讼人或法官的长篇演讲可能被压缩为仅几句话,这被认为会导致诉讼人与法官之间的交流中重要信息的大量丢失。

对于书面文件的翻译,义乌市的法官发现,诉讼人提供的外国文件(例如在国外公证和认证的文件)的翻译大部分是在中国境外翻译的。 这些外国文件的翻译人员不懂中文,因此中国法官很难理解他们的中文翻译。 法官必须在中国雇用翻译人员,然后再参考原始的外国文本来解释这些文件。

至于费用,将中文翻译成外语的费用比将外国语言译成中文的费用高出约30%。 就不同语言的价格而言,英语翻译的价格最低。 法语,德语,韩语,日语和俄语翻译高30%,阿拉伯和东南亚语言高50%,其他欧洲语言的价格是英语的两倍。 许多诉讼人负担不起高昂的翻译费用,并且法官求助于价格便宜的翻译员,但却牺牲了翻译质量。

此外,许多外国诉讼人使用的语言与其国籍国的官方语言不同。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泰国诉讼人居住在泰国,但只会说日语。 中国法官用日语制作的文件在交付时被泰国当局拒绝,法官不得不用泰文和日语重新制作文件。

义乌市的法官们还指出,欧美已经为法院解释制定了规则,他们希望这种规则很快在中国法院得到落实。

 

请注意:

[1]陈成建,孙建英,胡玲燕:涉外商事审判中的翻译问题——以浙江义乌法院的司法实践为样本[J].人民司法(应用),2017(07):54-58.

 

 

参与专家: 国栋杜杜国栋 , 梦雨余萌

另存为PDF

你可能还喜欢

北京法院发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举报

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于 2009 年 2016 月发布的一份关键白皮书描绘了中国数据保护格局从 2021 年《刑法修正案》到 2023 年《网络安全法》再到 XNUMX 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演变,强调了中国法院在执法方面的作用对网络运营者实行严格规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